第390章 绝处逢生(3 / 4)

么一番针对部署,第八军的新战术顿时不好使了。

这些日军工事虽然拿下了,可由于里面到处有日军的暗雷,自己没法用,又没有消灭掉日军的有生力量。

第八军各部即便占着这些工事,也完全没有任何的实际价值。

反而因为日军山顶火力更猛了,想要从山腰处冲击有永备工事的山顶,比之前变得更加的困难。

7月12号。

何绍周再一次下达命令,电告东岸炮兵调整战术,改区域性轰炸为限制目标,精度射击,定点破坏。

确立对敌阵地“先行软化,再行攻略”的方针。

同时进攻三个高地的荣三团、荣二团和二四六团,也接到了新的作战命令,夺取滚龙坡丙、丁、庚高地。

这是明显的收缩进攻范围,开始定点进攻拔钉子。

为了表示对这场战役的重视,军长何绍周将前沿指挥所设在竹子坡,摆出一副要亲自过江督战的架势。

尽管还没过去,只是做出架势,但士兵们都很振奋。

军长督战,这是何等气魄。

三个团围着滚龙坡三个子高地,打了一天结果没有任何收获,反而各个团都有了不小的损失。

何绍周这时候发现了不对劲,第71军给他的日军情报有误。

第71军在交接松山阵地之时,说松山上面的日军人数只有600人左右,打了这么多天理论上应该只剩500多。

分散在6个日军堡垒群,每个堡垒群的日军顶天半个中队。

可何绍周把亲自参战这段时间以来,接触过的所有日军进行了大概统计,发现人数远远高于600人。

哪怕是最保守的估算,松山上面的日军最少也还有1000左右。

这相差的400人,放到一场战斗中,足以影响战斗的最终结局走向,何绍周感觉此事很严重,立马向上峰进行了汇报。

卫立煌一直在密切关注松山,得此情况立马进行了回应。

电告第八军何绍周“不能急于求成,应先弄清敌情,步炮协同逐一破坏,昼夜对壕作业,蚂蚁啃骨头。”

何绍周村庄至今以来,他的打法本来就相对比较保守。

打了这么多天才不到300伤亡。

比起第71军一天就上千伤亡,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当然。

也正是因为何绍周打的保守,导致他接收松山战役打了十几天了,连一个子高地都没有拿下来。

至今唯一的收获只有一个,那就是修了一条简易的桥。

而修这条桥的时候,主力作战部队并不是第八军的人,82、83、117团这三个团守桥付出的惨烈牺牲,也因此没有算在第八军的伤亡之中。

让别人的部队守桥的时候,下达的是死战不退的命令。

让自己的部队去打松山的时候,战术都是以保守为主。

通过这对比不难看出……

何绍周这个人是的“爱兵如子”,实际上是有那么一点问题的,甚至根本和这4个字不搭边。

如今接到卫立煌的保守打法命令,何绍周自然是不会有任何的拒绝。

过江作战的第八军三个团,因此也放弃了强攻高地的打法,再次回归到了之前的挠痒痒式骚扰作战。

而第八军这种保守式打法,是封云天完全不想看到的。

为此封云天和虞啸卿等人,都焦急到完全做不下来了,有心想要改变点什么,最终却发现能做的很有限。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就像那一句话所说的“只要你确定了要做一件事,拿出了足够的努力和决心,老天爷都会帮你的忙。”

第八军这边放弃了强势进攻,竹内联队反而有些憋不住了。

13号的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