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百树凋零,冷风徐徐,寒冬接踵而至,而后几天几人火化了老者遗体,魔方装好老人骨灰,携带拂晓,姬宗等人准备好盘缠路费,远远送走南去了。
却说姬宗等人送走魔方,回至茅舍,看此情此景,却已物是人非,姬宗心中倍感凄凉,思来想去,毕竟老者生活在此,整理残留衣物骨灰,在山后面埋了,立一块碑,刻“挚友南疆老人之墓,姬宗立”。
几人烧黄纸,焚化香,事毕,回得庭院来,立姓道“师父,咱们怎么办?”
姬宗道“长者永逝,我等在此守墓七天七夜,也好慰藉老先生在天之灵。”
正是逝者长眠,生者有心,姬宗三人在此守候,便是第三天,姬宗等人伫立断流河畔,凝望山河无垠,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姬宗突然道“我们哪也不去了,就在此住下来吧。”
二人未料师父有此言语,皆是吃惊不已,立姓问道“师父,您怎么了?”
姬宗眼神迷离,徐徐道“为师想通了,踏入尘埃是空,归寂山林亦是空,凡事何必强求,不若跟随内心,随遇而安。”
二人懵懵懂懂,立姓道“师父,您什么时候决定留下来?”
姬宗朗然道“便在此刻,为师看这河水奔流不止,天上日转云移,想那老者昨日还在眼前一般,生命却戛然而止,如此脆弱,便立时恍悟。”
立姓道“师父,您当真下定决心了么,我们以后待在此地一生一世?”
姬宗笑道“顺其自然吧,将来事情谁也把控不住”,又道“你二人若不愿陪为师留下来,为师也不强求,出去闯荡见识一番也好。”
二人自出世至今,从未离开姬宗半步,尘世茫茫,二人又能去哪里,怎么舍得离开姬宗,当下哽咽,齐声道“弟子哪也不去,就陪在您老人家身边。”
姬宗搂二人入怀,轻轻抚摸道“好孩子。”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奇妙,明明计划好了要去做一件事,却突然改变了主意,结果出人意料,这种事在任何人身上都会发生,谁也改变控制不了。自此,姬宗三人又停留下来,过着半隐居生活,不闻江湖情仇,惬意山林快活。姬宗之前随魔方在山上转悠过,便择一处僻静地,砌一间房,练功之余,研究山河社稷图,倒也自在逍遥。成名立姓二子伴随师父身侧,没有世事干扰,亦是练练功,打打猎,采采药,和在无极中生活大同小异,只不过换了个环境而已,众人很快习惯下来。不久立姓也突破师父所教《不忘初心》至高心法第一层,众人欢喜不已。
话说此时天下百家争鸣,有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姬宗长久待在山苦心经营,时日既久,有感而想,竟独创出一门思想,自成一家,旨意以人为本,心存善念,以国为单位,统治笼络人心,名曰“百”家,告知二弟子,秉承执行,二子欣喜接受,暂且不提。
时间过地真快,转眼间便是三个春秋,期间姬宗未曾走出映芷山一步路,成名立姓二人最远也只是到附近集镇上采购生活必需品,顶多买些酒肉过过瘾。
这日夜里,满天星辰,大好月夜,几人坐在月光下,姬宗仰望星空道“不想光阴飞逝,眨眼便是三年。”
成名察阅师父情绪,道“是啊,师父可有什么心事吗”?
姬宗道“为师三年前带你们来到人世间,本想出去走一遭,却还是隐居在这里,未尝人间烟火,你们可怨恨为师?”
成名道“自弟子出世起,蒙师父辛苦养育,再造之恩难以为报,弟子们怎会记恨师父。”
姬宗道“那你们可想下山去外面看看?”
二人虽对师父言听计从,不敢违逆旨意,三年来多少涉足世间,心中自有些许向往,此时姬宗问起,不知该如何作答。立姓道“师父要弟子下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