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人员也全部都只有访客权限,飞船的很多高级功能都无权使用。
一个一个的关闭了面前的众多操作界面之后,程云舟这才松了一口气,转过身来和李明交谈。
没办法,这艘飞船原本靠的是脑波操控,高效便捷,不然也不会孟菲斯一个人就能轻易操作它。
可是这套脑波操控系统已经损坏了,所以很多操作方面的事情只能靠这些人类额外加装的操作面板来执行。
这一整套的操作流程相当繁琐,而且极为严格,所以容不得一点分心。
“别的都还好说,一个是这个脑波操控装置,一个就是那个曲率引擎,这两个大头我们实在是两眼一抹黑。”
程云舟的话语里充满了无奈。
因为思维开阔,头脑灵活再加上基础扎实,程云舟等一干年轻科研人员成为了解析这艘战斗飞船的主力,基本上一天时间里就有大半的时间呆在这艘飞船上面。
关于人脑方面的研究一直都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作为人体内最神秘复杂的器官,即便是到现在,也没有什么人敢说自己真的能完全了解人脑每一个区域。
虽然说依靠南极那套脑波催眠装置,人类对于大脑方面的开发已经实现了巨大的跨越,但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实时脑波交流还差得远了。
至于那个曲率引擎就更别说了,关于曲率方面人类还处在猜测的阶段,连认知都没多少的情况下想要知道里面各种部件的功能简直就是妄想。
再加上孟菲斯战斗飞船上的曲率引擎还是比较高级的那种,使用的都是反物质能源,这样一来,科研人员想要驱动它来进行一些实验来收集相关数据资料都做不到。
坐拥宝山而不可得。
这种感觉让一众科研人员们心里急得跟猫抓一样。
李明安慰道:
“这种事,急不来的,一点一点往前走吧。”
关于那个曲率引擎,李明也不敢轻易用念力去探查,万一要是不小心破坏了其中某个部件的材质结构,把这家伙弄坏了就亏大发了。
所以到现在,这方面的解析工作依旧是一片空白。
大致的了解了一下‘蟾宫’的各方面进度之后,李明就从通道离开了。
从月面升起之后,李明没有回蓝星,而是朝着太阳系的更外围前进。
无需黎明号战斗机甲,李明凭借自己肉身和定制的服装里的氦3就能实现等离子推进加速,眨眼间,李明就化作一道流光奔向了那颗红褐色的星球。
火星。
目前火星的位置距离蓝星相对适中,所以李明只用了三天左右的时间就抵达了活性的大气层。
找准了位置,李明就朝着火星表面落了下去。
在这里,已经建立了一个不大的前进基地了,在基地旁边还停放着一艘工程飞船。
既然月球上的基地市已经建立好,那么作为开拓者的李明,自然要把目光放在更长远的地方。
前进基地的十余名工作人员看到李明之后,直接敬了个礼。
他们都是联邦星际军团的成员,只不过比起其他人,他们的任务更多的是工程建造,装备方面也大多都是专门的工程机甲。
其中的大多数都是种花家的面孔,让李明在遥远的陌生星球上有一种不孤单的感觉。
在早期的作战规划之中,各国就有了共同认识:那就是将战线尽可能的远离蓝星。
不然以星舰的战斗力,随便一发射线就能在蓝星的地表产生恐怖的破坏。
最初的规划里,火星就是主要战场所在,人类希望能够在这里建立起大量的战争要塞,抵挡外形舰队。
可是随着孟菲斯战斗飞船之中的各种数据的解析和《星海》游戏之中的模拟数据,新的作战策略被制定出来,战斗规划也被重新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