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长城》的拍摄难题(2 / 4)

这一世的《港囧》,剧本和原版有了很大的区别。

启航文化的编剧团队虽然在喜剧片上作品不多,但是拿出来的剧本却别有一番风味。

喜剧片的剧本不复杂,往往只要定好故事的框架,就能够通过每一个单元的填充来弥补剧本的不足。

到最后呈现镜头的时候,导演组再加以雕琢,找出最好的喜剧效果就能拿出成片。

唯一麻烦的,就是喜剧片太吃有天赋的艺人。

就拿徐山争来说,他在囧系列的表现表面看着没那么出彩,但他这个角色,就算换成沈叔叔来恐怕也演不出他这种效果。

也难怪沈叔叔刚刚冒头就在短短的几年里成就了两百亿影帝的荣誉。

囧系列算是思湘文化目前唯一的喜剧种子了,毕竟大鹏的《煎饼侠》还没能在银幕上证明自己。

大鹏的潜力不差,差的就是一个好的团队。

《煎饼侠》上映之后大鹏的形象就已经走进了大部分观众的心里,只是后续缺少适合的作品延续他的成绩。

而前世的大鹏之所以看起来不温不火,责任还得算到搜狐的身上。

互联网上的份额被蚕食殆尽之后,没落的搜狐已经分不出精力放到文娱产业的布局上,这才把大鹏给耽搁了。

以大鹏的年纪,只要有合适的公司捧起来,其必然能够在喜剧片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所以他的《煎饼侠》剧组,徐声也给了他很大的权限,为的就是把人留住。

但不管《煎饼侠》也好,《战狼》也罢,这些都属于思湘文化占据一定主导权的投资项目。

徐声也还要考虑一些只投钱不管事的电影。

这其中就有宁昊的《心花怒放》。

徐声其实不怎么想把《心花怒放》放在国庆档的,虽然这两年的国庆档也比较容易爆起来,但是相比起年底的贺岁档,国庆档的号召力还是弱了一些。

前世的《心花怒放》提档国庆,是为了给徐科的《智取威虎山》让路,但现在完全没有这样的必要。

国庆档能把《战狼》安排上去,或许会更合适。

但这毕竟是宁昊的电影。

从《疯狂的石头》开始,宁昊就如黄柏说的一样,很多影视剧都是为了还人情。

不管中影华艺,在宁昊发迹之初对他的支持都不小。

在没有《心花怒放》主导权的情况下,这还得看宁昊怎么去安排了。

如果还安排在国庆档的话,徐声也只有把《战狼》往后推一推了。

这么一排下来,《死亡环绕》的五一档,《分手大师》放到暑期档前期,《煎饼侠》放在暑期档后期,贺岁档要是不上《心花怒放》,思湘文化下半年就只有一部《港囧》了。

还有明年的春节档,徐声都还在犹豫要不要把《剑中原3》推上去。

徐声大致排了下,就把头疼的问题甩给了周充。

有些事先知先觉的去做,反而不如顺其自然的好。

就像《体面》的选角,试镜去试镜来,温子霓竟然选中了刚拍完《前任1》的郑凯。

余飞这个角色,在原版的《前任三》里,就让人印象很深刻。

徐声在写剧本的时候,也会照着原版的记忆下笔。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文字上的东西竟然能召唤出原版的角色。

在浦江,上戏是个很大的圈子。

从胡鸽那一届到后面的几届,大部分的艺人其实也都熟悉。

温子霓在选角的时候,曹小文几个你一言我一语,就把郑凯的形象给描述了出来。

只不过现在的郑凯没有经过《跑男》的加成,远没有后世那么出名罢了。

整个剧组,加上曹小文她们这些上戏圈子里的人,一来二去就把剧组给凑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