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上没有任何冒进的举动。
但是到了18年春节档的《捉妖记2》,整个故事就显得有些分离了。
第二部由于新添了梁朝伟这个人物,所以剧情线一分为二,一边是屠四谷遇胡巴,而另一边是天荫、霍小岚找胡巴,两边的戏份各占比例,让观众很难分清主次。
再加上电影的结局又照搬《捉妖记1》的模式,使得第二部的口碑呈断崖式下滑。
虽然前后两部的票房相差无几,但《捉妖记2》更多还是受益于18年更完善的电影市场。
口碑危机爆发之后,《捉妖记2》和《唐人街探案3》的境遇差不多,要不是前期积累了足够丰厚的票房,《捉妖记2》能不能收回成本都还是个问题。
前车之鉴,所以思湘文化的系列片,宁愿不开这个项目也不会跟风照搬上一部的结局。
首映结束之后,《捉妖记》也于6月18号上映。
不过这一世的《捉妖记》,却没有展现出和上一世一样的王霸之姿。
在6月18同期上映的电影中,还有吴金主演的《杀破狼2》。
这个系列的版权还在博纳手中,尽管吴金签到了思湘文化,可签的却是吴金的导演工作室。
吴金参演的电影,与思湘文化关系不大。
《杀破狼2》属于是传统的武打片,虽然《剑中原》系列曾经掀起过一股传统武侠的热潮,但是这对传统武打片市场却没有多大的助益。
也好在通过《战狼1》重回大众视野的吴金,在媒体一方的关注度已经不低。
《杀破狼2》刚上映的票房,还算过关。
两部电影上映首日,《捉妖记》斩获1.2亿,《杀破狼2》也有八千多万,并没有呈现多大的颓势。
反倒是《捉妖记》刚跟大众见面,就有不少的网友开始在网上吐槽。
有说抄袭《不死人》的,也有说抄袭《九尾》的。
而且从特效上来看,除了萌娃胡巴给人不错的观感外,《捉妖记1》无论是在特效设计还是在打斗画面上,都有跟风《九尾》和《不死人》的趋势。
其实这个问题站在徐声的角度就很好理解了。
徐声之所以要打造《九尾》和《不死人》这两个奇幻系列,其实很大一部分就是受到《捉妖记》的影响。
虽然《九尾》和《不死人》的氛围没有《捉妖记》那么轻松。
但是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却是有着不少在口碑上的收益。
再加上两部电影的票房本身不低,影迷们没有了画面上的那种新鲜感,《捉妖记》自然而然就成了跟风制作。
网上甚至有媒体爆料说华艺的宣传在夸大其词。
不过就算是跟风,《捉妖记》自身清新的画面和超过正常水准的喜剧功底还是很受影迷欢迎的。
电影的票房虽然没有大爆,但却是以一个正常的水平维持着。
直到时间来到七月初。
进入七月份,电影市场也迎来了真正的暑期。
然而这个暑期,却没有几个项目摩拳擦掌的等着在票房市场大展宏图。
《剑中原3》排期又撤档,之后把上映的时间定在了7月23,对于各大影视公司来说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面对着现目前国产片的第一ip,可没有几部电影有勇气敢去和《剑中原3》硬碰硬。
当时间来到七月2号,低调许久的思湘文化,在官网上发布了《剑中原3》的宣传片,顿时就引爆了整个网络。
从李淳罡《剑中原3》在徽山大雪坪上的那一声剑来开始,再到武帝城头与王仙芝的决战结束。
宣传片粒演绎出了一初极具武侠味道的洒脱风采,一上线就受到了无数影迷的关注。
《剑中原2》从11年下映以来,《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