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真假(3 / 3)

不为所动,仍要拉着小童迈步出屋。一旁的丫鬟接到罗氏眼色,连忙上前拦阻,陪着小意笑着哄劝:“还请婆婆留步!”

“贵府这是执意要与老身过意不去吗?”神婆态度陡然一变,突然扬手,红光一闪飞向了里屋门挂着的棉布帘子。

火苗“忽”的一声蹿起老高,引得屋里屋外的众人均是一惊,慌忙散去各处,找寻木桶陶盆等物装水灭火。

罗氏急得直跺脚,有心埋怨,又因神婆露出的这一手实在诡异,只得强压了怒火。

“烦请婆婆再多坐一会儿,帮妾身解了疑惑,自然会送婆婆出去。来时既是我们亲自接迎过来的,事了后必然还要好生护送回去,怎可让您老辛劳徒步!”

“无事,老身向来随心意而定,不愿将那些世俗规矩放在眼里,都是无足轻重的小事,何足挂齿!”老媪摆摆手,见帘子上的火渐渐小了,立时手舞足蹈起来,口中喃喃念叨着。

罗氏只见帐幔上的火苗在老妪的念叨声中逐渐消失无踪,顿时如见到神人一般,佩服的五体投地。

一招手,不远处的小丫鬟便赶了过来。罗氏附耳说了几句,小丫头心领神会,转身向库房跑去。

她再回来时,手中多了个红木精雕的小箱子,一尺长,半尺宽,高约五寸,恭恭敬敬捧到了老媪面前。

“这是妾身的一点心意,之前听您讲述,一时有些入迷,忘了与您解释清楚了。那兜碎银是为了给这位小先生花用玩儿的,箱子里的才是为您准备的,还请婆婆不要见笑着恼!”

罗氏的态度变得极为恭敬,脸上始终挂着笑意。

老媪微微挑了眼皮,状似不经意的瞥了一眼那几上的木箱,淡淡道:“我不是说了吗,方外之人不喜那些黄白之物,是夫人多虑了!”

罗氏这下了彻底蒙了,不知她是真的不喜还是说的场面话。微微沉吟了一下,转而探寻道:“还请婆婆为切身解惑,因何说我王家子女缘薄?”

神婆儿无奈叹了口气:“令公子的性子想必夫人也清楚一二,若是再不收心,难保会再出妖患之事,长此以往必定再难有子嗣了!”

罗氏微皱了眉头,想起自家儿子喜好拈花惹草的性子,再一想儿媳看管严苛的模样,一时也犯了难。

但凡有些钱财的大家,哪个男主子不是妻妾成群儿女众多,唯有自己儿子只有一妻,连个通房丫头都留不住,刚提的柳婷又被徐氏给想辙发卖了。

这男人越是管得严苛越是觉得外面好,越是喜欢偷腥,可这徐氏娘家势大,她也不好训斥太过,免得罪狠了,儿子又要遭殃。

夫妻不睦,又无小妾通房,这子嗣确实难了些。

“还请婆婆指条明路!”她微微蹲身行礼,恭谨相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