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心有猛虎(2 / 3)

的诞生必须在他们的见证下,但他们也只是见证,没有左右侠魁人选的资格。就像那名长老说的,这里是埋葬过去的地方,而他们只是一群等死的守墓人。农家之所以设下六大长老,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农家的理念核心。春生,夏荣,秋收,冬灭。六大长老,代表的就是冬灭,代表着传承的一部分,新生前的凋零,轮回的最后一环。当然,发展到如今,六大长老远不止是象征意义,他们一般代表着农家的最强战力,算是后备隐藏能源。不过权力确实还是基本没有的。所以他们直接劝胜七二人哪儿来的回哪儿去。我们帮不了你们——顺便一说,他们确实知道胜七和吴旷的事,了解的不是特别清楚,但大致脉络是知道的。吴旷还想说话,一旁的另一名长老语气严肃的催促道:“你们已非农家弟子,快些离开,我等还可留你们性命!”若是其他非农家弟子的人进来,早在被他们六个当场格杀了。也就是看在两人过往是农家弟子,才网开一面,手下留情。胜七闻声下意识的看向他,然后目光很快被对方身下的图案吸引走。那是一对兽角的图案,代表着农家六堂中的蚩尤堂,象征着炎帝神农氏的六大功绩中的铸兵刃。同时,那也是六长老中司掌兵杀的长老——兵主的象征。而胜七会在意这个图案,是因为他的师父生前就是蚩尤堂堂主——虽然他后来继任的是魁隗堂。按照惯例,他师傅如果没死,如今就会成为兵主长老。想到这里,同时也是为了打打感情牌,胜七不无伤感的说道,“如果我的师父还活着,未来应该就会接任兵主长老之位。”一听到这个话题,六大长老全都陷入了沉默。前代六大长老的集体战死可谓是农家几百年来最为惨痛的损失,也完全打破了农家保持了无数年的上下传承,搞得他们六个老家伙不得不苦苦支撑,硬捱到现在。要是没这档子事,他们中或许有人已经离世。毕竟老人的寿数几何,往往和心态关系不小。沉默持续了片刻后,还是兵主出声说道:“不必多言,看在你们都曾是农家弟子的份上,这次便不追究你们擅闯之过。”“快走!”遭到严词驱逐的胜七怔了一下,但也没太在意。感情牌没起多大作用也无所谓,他们既然敢进来,自然是有倚仗的。吴旷上前两步,朝兵主行了一礼后说道:“昔日阪泉之野,神农六部决议与皇帝言和,蚩尤桀骜,不愿遵从,更离部落而去。”“然炎帝宅心仁厚,为劝其回头,留下了一条规矩。”“任何失去了农家身份的弟子,都会有一次找回身份的机会。”这里必须强调一下,尽管吴旷所说是炎帝留下的规矩,但现实未必如此。关于黄帝、炎帝,以及蚩尤这三位上古部落领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有很多传说版本,具体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历史,谁也不知道。而农家的记载,则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争夺天下共主之位,最后炎帝不愿无休无止的战争,主动与黄帝讲和退让。蚩尤本是炎帝六部之一,因不愿谈和而叛出炎帝部落,之后继续和黄帝争锋。农家这条规矩,实际上是他们根据自家的传说记载演化而来,与炎帝本人关系不大。当然,这个不重要,农家愿意给浪子回头的弟子一个机会也不是坏事。不过这个规矩最初的时候要求并不高,随着农家越发壮大,人数越来越多后,却变得越发严格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对弟子的约束加强了,恰恰是因为放纵——弟子多了以后,鱼龙混杂什么货色都有,农家就几乎不再驱逐弟子了。少数被驱逐的,几乎都是严重违反了农家的规矩,根本就不该再收回来。六大长老都很了解这条规矩,因为如今负责执行这条规矩的就是六长老。也是因此,他们干脆忽略了这条规矩,不把它当作一种解决方案,而是直接劝胜七两人滚蛋。“规矩虽有,但流传至今,已非当初那般简单,你们应该很清楚。”最开始说话的长老回应了他们。他身下的图案是三团云朵,这是烈山堂的标志,代表着明历法这一功绩。它对应的长老是历师,一般也是六长老为首者。因为这一项功绩,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