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格鲁吉亚小鞋匠(4 / 7)

上蹿下跳,鸡飞狗窜,看他们实在太恬噪,小鞋匠大方的又让了一步,允许西方资本家们把手里的卢布换成一些沙俄时期的艺术品带回去。

这也是为什么在欧美有很多沙俄艺术品在市面上流通的原因之一。

小鞋匠大人大量,可资本家们却是恩将仇报,到处诋毁苏修,说去苏修投资会被关门打狗,被当成肥羊杀。

就这么着,苏修的诚信被这些诋毁一点点的耗光。

前两年,苏修的石油经济玩不转了,国内的经济状况江河日下,小鞋匠的继承者们就想起当年那些不懂事的资本家了。

今年1月,苏修通过关于建立合资企业的决议,开始引进外资。

大佬们在红场上排排站,拍着自己胸脯给保证,“小家伙们,来我们这里开厂吧,放心吧,我们不会杀鸡取卵,我们不会……”

保证的内容很多,天花乱坠,听着都很吸引人。

可资本家们自己坑人坑多了,但凡别人对他们太热情,他们就会立刻保持警惕,他们会担心别人用“利息”当诱饵钓他们的“本金”。

所以这大半年过去了,根本没几个人跑到苏修去投资,就过去的那几个,不是空架子就是走投陌路的赌徒,赌自己的铁脚板跑的比围栏圈建的速度快。

就在克林姆汉宫在发愁没有引来羊牯,却迎来几个打秋风的衰仔之时,一个大惊喜就出现了——一个来自温哥华的瓦西里财团携带500吨黄金的投资意向,向苏修提交了考察申请。

这可是大好事啊,快快滴,把邀请函寄过去,不,让人亲自送过去。

当然,随着送邀请函的进行,克格勃也被下达了调查瓦西里财团的命令,在东徳本来就活跃着一批负责收集西徳经济谍报的人员,最终调查瓦西里财团的任务落到了一个代号008的特工头上。

这个特工说话有个怪癖,就是喜欢在说完话后加个“乌拉”,几十年后,很多人还喜欢叫他“大帝”。

……

在羙国,斯嘉丽最近频繁的和驴党背后的重要家族接触,虽然瓦西里财团进入苏修只是为了开银行、开超市,根本不涉及先进技术,可有些事情必须在桌底下建立默契。

毕竟进入苏修不需要人帮忙,可等将来要撤的时候,就需要有人掩护。

老洋房的院子里,南易正在招待陈风的姐姐陈丹。

南易手里拿着茶壶给陈丹沏上茶,嘴里一边说道:“丹姐,看你穿的这么正式,应该不是以私人身份来见我吧?”

“早在七十多年前,孙先生有一本书叫《建国方略》,里面明确提到,在华囯沿海要建设三个大港:南方大港定在羊城;北方大港定在滨城;东方大港就定在浦东这个位置。

孙先生认为,华囯要富强,要建设三个大港对外。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这是沪海人的一句戏言。

从五十年代开始,从陈市长那时候开始,一直都有在黄埔江上建桥,把浦西和浦东连接在一起的计划,可因为两个原因,这个计划一拖再拖。

第一,建桥难度大。

大桥下面要过万吨轮,桥面必须要高,大概需要45米的净空高度,两边的引桥大概要7公里,要动迁居民数千户,加上工厂企业220多家。

第二,预算太高。

造桥需要8亿多的预算,但沪海一年能动的基础设施资金只有6个亿,哪怕市里把所有的资金都用来造桥也不够。

八零年,三大特区成立后,市里面就已经有了开发浦东的设想,为了募集资金,还曾经邀请世界银行的人过去考察。

不过世界银行的人并不看好浦东开发,反而提出沪海应该往浙省的方向发展,双方意见不合,自然合作也就没达成。

现在,市里面已经成立浦东开发研究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