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性价比之王(3 / 4)

我想问现在的承影机甲是试验机,还是算定型的成品机,什么时候又可以完成量产?”

“你这问题是一个接一个啊。”

林宇轻笑了笑,旋即开始依次解释道:“现在的承影机甲,已经算是正式定型了,量产的话,虽然一开始产量不会太高,但是问题不大。”

“因为现在都是纯手工组装,其中大部分的配置,比如特制的电池包、独立的液压装置等,我早在研发龙芯I号、矩阵电池以及粒子推进器的时候,就让工厂提前开始生产了。”

“不过,其他小部分系统的话,现在还没有专门的流水线,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所以总生产线的话,至少要两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彻底解决。”

“所以,现在的承影机甲可以说是世界唯一的一台机甲了。”

第一代机甲那些需要用到的小技术,由于种类太多,而且还拥有相类似的成品,所以林宇并没有弄专门生产线。

因为这样不仅吃力不讨好,而且,林宇还考虑到了上面可能并不会理解他为何要做如此之多的生产线。

所以在之前,他就让研究院的团队们,只制作一套承影机甲所需要用到的各种零件和系统。

不过,由于现在研究院已经弄出来了成品,那么接下来做机甲总流水线的速度就会快很多。

再加上有伏羲辅助,很多事情都方便了很不少,时间也能大大缩减。

“林先生,既然从研发龙芯I号开始,你就已经完成了机甲的设计工作,那为什么不跟我们说呢,我们完可以直接进行机甲的总生产流水线运作。”

听到还需要两三个月才能完成机甲的产量问题,贺建军不由得遗憾的问道。

如今机甲出来了,而且是突然出来的。

甚至所有研发出来的技术成果,部都正好用上,这是傻子都能看得出来,从一开始,林宇就完成了所有的技术设计。

“事情要一点一点的办,急是急不来的,而且我一开始上来就说我要研发机甲,恐怕你们会把我当成疯子。”

林宇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赵域,笑着说道。

“怎么会呢,林先生你的研发能力我是有目共睹的。”

感受着林宇的眼神,赵域连忙摇头否认。

不过,虽然说是这样说,但他心里认真一想。

如果林宇在研发完抗癌药,并且攻克完千禧难题后,直接向自己说要研发机甲,那他恐怕还真不一定会相信。

因为这就好比过来一个人才,说他能研究出宇宙飞船,让国家赶紧给他投个几千亿、几万亿一样。

这种行为在一些高层眼中,毫无疑问,肯定是会被当成疯子对待的。

唯有像林宇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成果,切切实实的让国家感受到好处,看到成果和希望,那国家才会毫无保留的支持。

“呵呵,两三个月已经很不错了。”

回过神来后,贺建军也是想到了其中的利弊,所以他很聪明的跳过了这个话题,笑着继续问道:“机甲的成本怎么样?”

“总成本的话,其实是没法儿核算的,但如果扣除研发成本的话,怎么着,应该也要咱们一辆坦克的钱了吧。”

林宇想了想,最终说了一个大概价钱。

其实,武器装备最大的成本,并不是武器本身。

因为材料再昂贵,只要生产数量上去了,那么价钱自然就会降下来。

像那些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的研究项目,那是因为摊进去了巨大的研发成本。

就比如老米的B2战斗机,说是单架造价为22亿美金。

但实际上,真正B2本身的实际成本,也就八九亿左右。

那些剩下十几亿,是因为下线数量实在是太少,摊进去了几百亿的研发成本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