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乱世的决心,那就不能用雍王这个称号了。 雍国,小邦。雍者,被缚之鸟,难上青天,不足为大朝之号。” 雍这个字,在最开始的甲骨文中,是个足下有环的鸟。 说文解字里说这是一种叫做雍渠的鸟,所以和凝在这里说雍字代表了被缚之鸟。 张昭其实也想过这个问题,雍某某帝,确实听着不怎么好听。 而且从这之前的王号来看,也少见有雍,显然不是个什么好意义的王号。 “那以中书来看,吾若是要再进王位的话?当以何为号?” 和凝没有说话,而是看了张希崇一眼,这可是劝进的大功,他不能一个人把话都说了。 而且三人中,实际上是以张希崇为尊的。 因为张希崇可以说是第一个投靠张昭的中原大员,还做了几年的凉国右相,本身也姓张,张昭一直用叔父礼对待,可谓备受尊敬。 “大王欲以礼消弭数百年来的凶暴之气,正合先圣克己复礼以为仁之言。 今大军自周天子地,东进诛灭暴虐,形同周天子兴义兵东征。 张氏又出自姬姓,与周天子同宗,延续周号正当其时。 阎总兵也同意臣的意见,是以臣等认为,大王当进位为周王,开天策府,代行周天子事。 洛阳乃周天子之京,大王可在洛阳发布天子诏令,命天下诸国共诛契丹,让各国主奉甲兵钱粮至中原,再令天下各州县尽杀契丹人。” “这...。”张昭迟疑了一下,“天下各国能把遵从某的诏令?” 张希崇等让他下的可是诏令,跟以前的传檄是不一样的,这可是以周天子自居,把天下各国当成藩属啊! 张希崇澹澹一笑,“或有一二忠谨之臣会来,其余孟蜀、吴唐定然不会来。 但大王要的,就是这以中国天子发诏令的名义,并不在意他们是不是要来。” 这就是地理和历史文化的双重霸权啊!不服不行。 现在河南就是中原,就代表着正统,谁占据了这里,谁就是中国天子 郭天策也在张昭身边插言说道:“臣认为,太原刘知远肯定也在关注偃师大战的结果,若是他知道契丹大军灰飞烟灭,很可能从河东东出占据河北,抢夺大义。 大王不如此刻就以周天子的名义,发诏令刘知远东进驱逐契丹人,使其失去大义。” 咦?郭天策这招,也还是挺有用的。 以现在来说,张昭出兵已经六个多月,刚刚经历血战,兵马疲惫。 若是刘知远在身边,倒是可以乘胜拿下,但他远在河东,就有些鞭长莫及了。 反正刘知远定然会东出谋夺河北之地,不如直接命令他东出,这样把大义先捏到手里,等河南之地安顿好了,就命令刘知远移镇。 这哪怕就是在唐、晋两朝,那也没有谁能一人身兼河东、河北之地的。 到时候一道诏令,命令刘知远移镇邺都留守,他若是不动,那就有理由讨伐了。 “可是,东西二周享国八百年,帝王极多,某若建国为周,光是这身后谥号,都不好解决啊! 而且国武,大多出自雍凉,以周为号,恐伤兵将之心。” 这算是张昭的一个小小顾虑,譬如他就很满意文这个谥号,可是已经有周文王了啊! 范质摇了摇头,劝道:“东西二周自为天子,未称皇帝,并不妨碍! 大王也可以定下规矩,本朝凉王不外封,只封太子,以此尊凉,定可令将士们满意。” 张昭于是就放心了,既然范质这种儒者说并不妨碍,那就是不妨碍了。 不过到了这时候,张昭放到有些觉得,自己是不是干脆更进一步。 “既然诸事议定,还称周天子,是不是有些号令不足?” 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面对身边的近臣,张大王那是一点也不矜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