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使者们准时现身。
他们抬着豪华的专轿,前来迎接青登。
朝廷的轿子和普通的轿子相比,除了外表更加花里胡哨、帮你抬轿的人更多之外,并无大的区别。
都是跟抬棺材似的,一根粗长的大木头,木头下方吊着轿箱。
晃就不提了,最要命的是日本人普遍矮小,所以轿子内部也不会宽敞到哪儿去。
青登每次坐轿,都不是钻进去的,而是硬挤进去的。
他必须得缩紧双肩,弯着腰,埋着脑袋,才能把自己塞进轿子里。
进轿后,他必须一动不动,若是抬个脑袋、伸下手臂,准会磕着、碰着。
因此,青登非常讨厌坐轿。
每次坐轿,他都会觉得无比难受,他宁肯走路也不愿在轿子里多待上一秒钟。
然而,朝廷的使者们肯定是不会答应青登的这种请求的。
今日的授官大典的主角,并不是被抬进去的,而是自己走过去的——这事儿若传扬出去,岂不贻笑大方?
没法子了……纵使再痛苦、再难受,也只能稍加忍耐了。
{();} (ex){} 好在御所就位于洛中的心脏地带,距离壬生乡并不遥远。
仅一会儿的功夫,巍峨的建礼门便出现在青登的眼前。
穿过建礼门之后,左转前行,依次可见诸大夫之间与御车寄。
御车寄乃古式唐破风门庭,可以升殿面见天皇的贵族、士大夫们进宫时。必须在此门换上参殿专用的浅沓。
浅沓就是源自古中国的靸。
日本的浅沓一般是指用皮革所制的鞋子,内侧垫上绢布,并在外侧涂上黑漆。
在御车寄换完鞋后,再由此通过走廊进入由西而东按不同等阶划分的“樱间”、“鹤间”、“虎间”。
这三间被统称为“诸大夫之间”,即用和式拉门隔开的三间榻榻米房间,拉门上绘有虎、鹤、樱图。
青登是士大夫,所以他自然是待在樱间,默默等候天皇的接见。
等待过程无比漫长……
直到约莫半个多时辰之后,他才终于接到了觐见的旨意。
他在使者们的带领下,从诸大夫之间经由相连过廊,进入紫宸殿后方的小御所。
紫宸殿乃御所的正殿,它宽大雄伟,肃穆端庄,是皇宫主建筑群中的主要建筑,也称“南殿”或“前殿”。
紧挨紫宸殿的是清凉殿,也叫中殿,是天皇的日常居所。
在紫宸殿的东北方向,还有一座木结构、刺柏皮盖顶的建筑,称为“小御所”。
一般来说,只有天皇即位、元旦节会、白马节会、立太子、元服、让位、修法等无比庄严的仪式活动,才会在紫宸殿里举办。
至于一般的日常活动、事务处理,则在清凉殿或小御所进行。
青登的授官大典的举行地点,便是小御所。
刚一进入小御所,青登就见到了一大堆奇形怪状的人。
这里的“奇形怪状”,并非夸张的描述。
而是确确实实的奇形怪状!
放眼望去,小御所的左右两侧已经坐满了衣冠楚楚的公卿。
每次看见公卿的扮相,青登都会不禁连打寒颤,直感到心里发毛。
原因无它——这些公卿的扮相,实在是太瘆人了!
尽管现在已是19世纪,但公卿们依然保留着奈良、平安时代的装扮风格。
黑齿、白面、殿上眉——公卿们最钟爱的“三件套”。
用特殊的黑浆来把牙齿染成黑色。
脸上铺满厚厚的白粉。
拔光眉毛,再在眉毛上方用墨画上长圆形——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