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王庆等人的疑问(1 / 2)

不过就在徐然安稳地享受着自己大病初愈后的悠闲生活,另一边一下被委以重任的王庆,终于是忍不住找上门来了。

看着因为压力过大,发际线好像都上移了几分的王庆,徐然在心里小小地愧疚了一下。

2004年初,放弃在美国的学业,回到国内寻求发展机会的王庆,本想是打算自己创业的。

只是没想到刚回国的自己,还没来得实践自己的想法,做一个“多多友”的社交网站,便被徐然通过自己在美国的校友,在网上联系到了自己。

抱着先聊天听一听对方想法的王庆,从没想过,这个世界竟然会有这么理解自己的人。

于是在一番关于“国内未来互联网会往哪个方向发展”的聊天之后,王庆拿到了徐然赠送的股权,开始了自己的另类“打工”之路。

当然王庆愿意接受徐然的邀请,并不单单是因为徐然赠与自己股权,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便是他觉得徐然的人人校园网很有发展前景。

要知道在互联网的时代,哪个成名的大老“吃肉”前没挨过打呢。

而现在有一个不需要“挨打”便可以“吃肉”的机会放在你眼前,换成是谁,大概率都会选择接受啊。

毕竟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算是为自己打工了,因为徐然承诺给的股份不算少,所以现在王庆的情况,多多少少也算是一种风险较小,但收益也相对较小的创业了。

“徐总,你什么时候能养好病,之前徐总你吩咐的,都已经安排人做了,公司也准备扩招,就是最近人人校园网在学生群体之中的渗透率上升速度有所降低,我们要不要加大宣传力度。”

王庆看着脸色仍有些苍白,但精神却好了许多的徐然,有点不确定的问道。

不管十多年的王庆有多意气风发,但此时的他仍是那个刚出校园没多久的小年轻,所以在某些事情上,他并不像自己想象志宏那么有信心。

“由于社交网络产品的多边网络效应,以及校园这个象牙塔一样的封闭环境,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人人校园网在学生群体中的渗透率必然是会不断提高的,这点王哥倒是不用担心。”

(多边网络效应:参与社交网络的每一个个体之间两两相连,如果你的朋友(又或者是和你关系密切的人)都已经在社交网络这张大网之上,那你也会被吸引到这张大网上来。)

(从而让网络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直到这张名为社交网络的大网把大多数相同圈层内的人都吸引上来,所以一般来说,社交网络类产品大多都是依靠多边网络效应发展壮大。)

听闻王庆的询问,徐然先是不紧不慢喝了一口王庆给自己倒的茶。

因为徐然主动邀请的原因,为了方便工作,王庆早已经在杨浦大学城附近租住了一套公寓。

这套公寓不仅是王庆和他两个好友居住的地方,也是他们平时办公的地方。

而现在,被王庆邀请出来面谈的徐然,正是坐在王庆租住的公寓之内,进行商讨。

“所以目前关于人人校园网在学生群体的宣传力度,我觉得是已经足够了,目前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减少破圈带来的负面影响下,尽快成功破圈。”

看到王庆和他的两个朋友都听得聚精入神,徐然也是照着自己的思路与见解,继续讲了下去。

虽然徐然在管理公司上并不算多么精通,但对局势的判断,以及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他绝对这个世界最顶尖的那一批人。

毕竟徐然不仅是互联网时代的见证者,还是这个行业的从业参与者。

“王哥,我想你也知道校园这个象牙塔一样的封闭环境,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他能让人人校园网这样的校园网络社交产品快速发展,也会给这些校园网络社交产品,带来数倍于普通社交产品的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