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生活(3 / 4)

另外王艳(杨雪二婶),许梨花(杨雪妈妈)的草堆也放在了这里。

何雨柱直接问道:

“哥,这些不喂吗?”

杨大解释道:

“喂啊,怎么可能不喂呢。

不过啊,要先紧着这些猪,你看,就是屁股上有数字的那十二头,那是得上交的猪。

从一号到十二号,这十二头猪比较重要,得先喂他们。

一般来说,我们都是等他们吃好了,然后才喂剩下的那三头猪,喏,就是旁边那个小猪圈里的那三头。

那是我们村里自己养的,肯定比不上上交的这些猪,之后剩下多少就喂他们多少。

一般来水也会剩下很多的,不怕他们不够吃。”

何雨柱没傻乎乎地问为什么不再去一趟,估计是有原因的吧。

喂猪草其实也算是技术活吧。

你不能直接把草一堆直接扔下去,那样堆在一起,猪直接踩上去,不一会就脏了,有的猪就不吃了。

还有就是放的时间长了,草就干了,那猪也不吃了。

所以,何雨柱看到的喂猪流程就是这样的:

首先是杨大,杨东,杨西三个跳进猪圈,把昨天没吃完,剩下的猪草收拾干净,扔出猪圈。

然后,把放猪草的地方清理干净,顺便把水缸里的脏水倒掉,一会儿倒进去干净的水。

顺便说一下,每天喂猪草的人还得负责担水过来,给猪喂水。

何雨柱看着杨雪爷爷和许梨花,王艳准备去担水,也自告奋勇和她们一起去。

其实只要三担水就行,所以最后王艳没去,留下解绳子。

农村没有自来水,只有村名们自己打的旱井。

喂猪的旱井就在大队院子外面,新打的一个旱井,周围比较平整。

担水的工具是两个担水捅,还有一个担水的担杖,是村里人自制的。

一根长的扁木条,两头开孔,穿过两根绳子,绑在了木条上,底端是铁制的弯钩,比较大,结实。

旱井还得自己吊水,这活肯定是归何雨柱了。

何雨柱拿着水桶,慢慢放了进去,朝里面一看,水很多,水位很高,旱井的宽度也够宽,看起来水很多。

既然是喂猪的水,自然也就没什么抻几下绳子,让水桶拍几下水面,把上面的干草,木屑,甚至是羊粪蛋蛋排开。

何雨柱就是直接把水桶放进去,然后多放点绳子,这还是杨雪爷爷教何雨柱的,让水桶沉下去。

何雨柱毕竟还是有那么一把子力气的,很快就吊满了六捅水。

把旱井用石板盖好,说是怕孩子们来这玩耍,不小心掉下去,也怕什么动物掉进去,那这一旱井的水就不能吃了。

何雨柱第一次担水,感觉还挺奇妙的。

杨雪爷爷说抓着最底下的钩子,双手使劲,可以让肩膀少受理些,那样就不会太累了。

而且这么担水,水桶里的水也不会撒出去太多。

路途不远,三人很快就担着水回到了猪圈这里。

里面的三个人早就清理完猪圈了,拿着猪草一把一把地放到刚收拾干净的地方。

看到水来了,杨大直接接了进去,给每个水缸都加满了水。

有的猪吃草,有的猪喝水,吭哧吭哧的,倒也很热闹。

如法炮制,给旁边的小猪圈也收拾好了水缸,加满了水,剩下的就是喂猪草了。

之后这简单的活就交给了三个妇女,杨雪爷爷又领着三人去割草去了。

“哥,这次怎么不去之前的地方了?”

“呵呵,咱之前去的那地是村子里为了养猪专门种的草地,专门用来养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