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4章 明天补哈(2 / 6)

恺撒死后,其甥孙及养子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开创罗马帝国并成为第一位帝国皇帝。

......

凯撒是罗马帝国的奠基者,故被一些历史学家视为罗马帝国的无冕之皇,有恺撒大帝之称。

甚至有历史学家将其视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以其就任终身独裁官的日子为罗马帝国的诞生日。

影响所及,有罗马君主以其名字“凯撒”作为皇帝称号;其后之德意志帝国及俄罗斯帝国君主亦以“凯撒”作为皇帝称号。

凯撒的一生斗争,只不过是奴隶主阶级中一个统治集团跟另一个统治集团为了该不该改变统治方式而作的斗争,虽然在一段时间内改善了这个奴隶制国家的处境,使奴隶制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可是受惠的仍然只是奴隶主阶级,根本没影响到当时广大奴隶阶级的命运。

其次,他一生的成功,主要应该归之于他恰巧处在罗马共和国这样一个国家,这样一个历史时代,一时风云际会,机缘凑合,让他不自觉地完成了历史要他完成的事业,他的个人品质坚毅、机智大胆、圆滑等等,在其中只起了极其有限的作用,因而过分吹捧凯撒是不恰当的。

正像革命导师恩格斯说的那样:“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岛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

继续阅读

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

这点可以由下面的事实来证明,即每当需要有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如凯撒、奥古斯都、克伦威尔等等。”

相反,也有一些人竭力诟责凯撒,说他镇压了民主运动,把他的取消行会组织、恢复意大利关税。减少发给贫民口粮份额等等,说成是背叛平民。

这些责难往往是出于对罗马当时的所谓“平民”、“民主运动”等等名词作了过分现代化解释的结果。

要对共和末年聚居在罗马的所谓平民、他们的构成、他们的政治作用和经济地位等等做一番分析,是一件比较复杂的工作,而且也不是这里该做的工作,但至少可以肯定说,他们绝不是十八、十九世纪的那种工业无产阶级。

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第二版的序言中引用过的西斯蒙第的名言——“罗马的无产阶级依靠社会过活,现代社会则依靠无产阶级过活”——这就是关于他们的最中肯的结论。

在公元前一两世纪中,他们在政治上从来没产生过一位自己的代表,也从来没提出过自己的一套政治纲领,他们一直是形形色色政治活动家手中播弄的工具。

正跟不能把他们当作现代无产阶级一样,也绝不可以把凯撒看作是路易·拿破仑甚或梯也尔一类人物。

凯撒在这里,只是不多不少地做了当时其他活动家做过的事情,可以责备他的最多是他起初利用了他们,后来又离开了他们而已。

而离开他们,甚或损害到他们,则是当时不问那个民主派活动家一旦当权之后,势必难免的事情。

特别是凯撒,只要从前面简单地举出来的他所致力的工作来看,就可以知道这是他这些工作的必然结果。

首都的游民阶层久已成为国家的沉重负担,要减轻对行省的搜括,减少罗马这个城市的特权,就不得不采取一些对这些游民不利的措施,像发放给公民的免费口粮,被凯撒从三十二万份一下子降到十五万份,把这一过去一向认为是公民应享的特权严加限制,变成真正的社会救济,就是一个例子。

而且建立了强有力的个人统治之后,公民大会连作为橡皮图章的作用都失去了,游民阶层在政治上的地位也就宣告结束,用不着再竭尽国库所有去讨好他们,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