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何为正邪(1 / 2)

这脏污老者一会儿喊打喊杀,一会儿又对自己赞不绝口,沈凉越是跟他相处,就愈发觉得他性格古怪。

面对这样一个性格古怪,又明显身怀大本事的存在,就好似在百米高空上走钢丝绳,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随即,脏污老者收敛笑意,复又饶有兴致的冲沈凉问道:

“小子,爷爷问你个问题,若是回答的叫爷爷满意,爷爷便答应不杀你,如何?”

生路丢到面前,不捡起来好生利用,那都对不起自己这一直以来的小心应对。

“前辈请问,晚辈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脏污老者满意的点点头,然后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你告诉爷爷,在这个江湖里,究竟什么叫正,什么叫邪?”

听得此问,沈凉没有急于回答,而是陷入了沉思。

这个问题本身,确实就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什么叫正?

什么叫邪?

大众点的解释就是,乐善好施、劫富济贫、好打不平……能用这些褒义形容词来形容的行为就叫正,反之滥杀无辜、草菅人命、抢夺不义之财就叫邪。

可沈凉本心当真不是这么想的。

以上种种,固然有理,在某种程度上,也契合沈凉本心。

但是沈凉的“本心”里,还有一些说出来会让那些所谓“正派人士”所不敢苟同的观点。

比方说——以德报怨。

人们以为,当某个人,能够做到“以德报怨”这种思想行为境界的时候,那就完全有资格充当正派势力的代表性人物了。

可沈凉却觉得,这个世界上的这种人,心态会分很多种。

不排除有真正的圣人。

但更多地,可能还是基于某种无法“以怨报怨”的理由,才会给自己找出这么一个冠冕堂皇的托词。

也许是没有能力以怨报怨。

也许是以德报怨之后,能获得比以怨报怨更多的利益。

又或者是其本身地位崇高,明面上只能“以德报怨”,来维持自己的好形象、好名声,所以不得不玩这么一手虚伪之举。

总之根本上讲,只要一个拥有七情六欲的正常人,面对其他人的挑衅、侮辱、谩骂、殴打乃至生死大仇,他就不可能不生气、不愤怒、不想要报仇雪恨!

故此,经由一番深思熟虑后,沈凉也没顾忌太多,直接就遵从本心回答了起来。

“前辈,晚辈以为,正邪可分,正邪又不可分。”

“哦?”

脏污老者兴致愈发盎然,抬了抬右手示意沈凉细讲。

沈凉一脸认真,道:

“正邪、是非、对错,皆由人定,而这所谓的‘人定’,前面又还得加上‘实力为尊’的前提。”

“好比同样一件事,或许它本身是‘对’的,可你要让一个乞丐跟一个城判说它是‘对’的,可那城判非得说是‘错’的,乞丐再较真,便极有可能惹得城判愤懑,从而施以严刑,最后乞丐被活活打死,叫人拿着手按下指印,死无对证的承认了它就是‘错’的,那么全天下人就都会得到一个它是‘错’的结果。”

“可若是天子与城判相论,天子说它是‘错’的,城判便会磕破了脑袋连连声称它就是‘错’的,哪怕以公理而言,它的确是‘对’的,那也是‘错’了。”

“再比如,江湖有二人,唤甲乙,甲乙同桌共饮,醉意袭脑,乙言语调笑甲之妻,甲怒,对乙拳脚相向,而后愤然离去,乙不甘,后尾随甲归家中,投毒也好,暗箭也罢,总之是灭了甲之满门,甲侥幸苟活,十年二十年后,乙成了名门望族,江湖中受众人敬仰,甲武道大成,却因常年隐居山林,名不见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