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8 / 12)

示了整个故事的悲剧结局。

总的来说,“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这一回通过巧妙地运用变卦哲学,揭示了众多人物的命运和结局。它展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也反映了社会和家族的兴衰。同时,这一回也通过隐喻和象征的方式,表达了对爱情、命运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它是《红楼梦》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一回,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五、《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的判词是对书中十二位女性人物命运的高度概括和暗示,以下是具体解读:

1. 林黛玉和薛宝钗: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可叹停机德”是说薛宝钗具有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贤淑品德,她如同乐羊子妻般,会劝勉丈夫求取功名。这暗示了薛宝钗热衷于“仕途经济”,恪守封建妇德的特点。

“堪怜咏絮才”则是称赞林黛玉的诗才出众,如同谢道韫一般。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多愁善感,在诗词方面才华横溢,她的诗作常常流露出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玉带林中挂”,倒过来是指“林黛玉”。这暗示了黛玉的才情被忽视,命运凄惨悲壮,就像一条美好的封建官僚腰带,沦落到挂在枯木上。

“金簪雪里埋”,指薛宝钗如同图里的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不得其所,暗示了她虽有美貌和才华,但最终也会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在贾母、王夫人等的操办下,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婚后不久家族没落,宝玉出家,薛宝钗只能独守空闺。

2. 贾元春: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二十年来辨是非”,元春自幼在贾府长大,后又进入宫中,经历了许多是非,逐渐变得成熟、懂事,有了自己的判断力。

“榴花开处照宫闱”,石榴花在中国文化中寓意着多子多福、繁荣昌盛,这里暗示元春在宫中曾有过一段荣耀的时光,她的地位尊贵,给贾府带来了荣耀和辉煌。

“三春争及初春景”,元春是贾府的大小姐,她的地位和荣耀在贾府的三个妹妹(迎春、探春、惜春)之上,这里的“三春”也可以指代整个贾府的春天,即贾府的繁荣时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贾府的其他姐妹和家族的命运逐渐走向衰落,无法与元春的荣耀相比。

“虎兕相逢大梦归”,“虎兕相逢”可以理解为两种强大的力量相互冲突,暗示着元春在宫中遭遇了政治斗争或其他危机,最终导致她的死亡,使她的人生如同一场大梦般结束。

3. 贾探春: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才自精明志自高”,探春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有志向,不被富贵蒙昏了头,连王夫人与凤姐都让她几分,有“玫瑰花”之诨名。她对贾府面临的危机有着清醒的认识,试图通过“兴利除弊”的改革来挽救家族的命运。

“生于末世运偏消”,探春虽有才华和志向,但生于封建社会衰亡的末世,又是庶出的身份,这使得她的才能和志向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命运多舛。

继续阅读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暗示探春将远嫁边疆,如断了线的风筝般一去不返。出嫁时乘船而去,在清明时分与家人挥别,往后只能在睡梦中与家人团聚。

4. 史湘云: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富贵又何为”,湘云出生于富贵之家,但她自幼父母双亡,虽享受过富贵的生活,但这种富贵对她来说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幸福。

“襁褓之间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