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史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3 / 4)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中,有一些与酒令相关的诗句。比如:

“泉香而酒冽,玉碗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这是湘云在宝玉生日宴上行酒令时说的。其中“玉碗盛来琥珀光”是李白《客中行》里的诗句;“梅梢月上”是骨牌名;“醉扶归”是曲牌名。整句话既巧妙地引用了诗句,又融入了骨牌、曲牌等元素,生动地展现了当时宴会上欢乐、雅致的氛围。

这一回中湘云醉眠芍药裀的场景如诗如画,虽没有直接描写她的诗句,但这一情节极具美感和诗意,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香菱情解石榴裙主要是情节的展现,关于她在这一回中没有特别的诗作。这一回通过这些情节和相关的酒令诗句,进一步丰富了人物形象,也为《红楼梦》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四、《红楼梦》第四十回梗概

本回名为“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主要情节如下:

1. 宴前准备与参观园子:

贾母和王夫人商议给史湘云还席,众人齐聚大观园,刘姥姥也参与其中。贾母戴上大红菊花簪,凤姐为刘姥姥插上一朵菊花。

刘姥姥在参观大观园时,看到潇湘馆满是书籍,误以为是公子书房;到了蘅芜苑,见宝钗房间过于素净。贾母觉得宝钗的房间太朴素,让鸳鸯拿些古董来装饰。

2. 宴会上的闹剧:

早饭在秋爽斋享用,凤姐和鸳鸯商议捉弄刘姥姥。刘姥姥先是拿起沉重的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说“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犟得过他”,引得众人发笑。接着上菜时,凤姐专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到刘姥姥的桌上,刘姥姥按照鸳鸯的嘱咐,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这一喊让众人哄堂大笑。刘姥姥夹鸽子蛋时,因筷子重、鸽子蛋发滑,好不容易夹起一个,伸着脖子要吃,蛋却掉到地上去了,她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就没了。”众人更是笑得不行。

3. 行酒令与诗句:

午饭在缀锦阁吃,贾母提议让唱戏的女孩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中练习吹打。大家就座后贾母又提议玩酒令,由鸳鸯担任报出大家手中牙牌牌名的角色。黛玉在行令时无意说出了《西厢记》中的句子,而刘姥姥的令词则极具庄稼人的特色,引发阵阵哄笑。

主要人物

1. 贾母:贾府的最高长辈,她慈爱、有生活情趣,带着刘姥姥游览大观园,享受着天伦之乐,同时也展现出她对晚辈的关爱和对园子布置的审美见解。

2. 刘姥姥:一位乡下老妪,性格质朴、幽默,为了讨好贾府众人,配合凤姐和鸳鸯的捉弄,闹了不少笑话,给大家带来了欢乐,同时也展现出她的聪明和生存智慧。

3. 凤姐:精明能干、泼辣幽默,与鸳鸯商议捉弄刘姥姥,展现出她爱热闹、会逗趣的一面,同时也反映出她在贾府中的地位和善于迎合贾母的特点。

4. 鸳鸯:贾母的贴身丫鬟,聪明伶俐、善良正直,她配合凤姐捉弄刘姥姥,但并非恶意,而是为了给大家增添乐趣,在行酒令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5. 黛玉:敏感聪慧、才情出众,在行酒令时不小心说出了《西厢记》中的句子,体现出她对这些禁书的喜爱和内心的细腻情感。

6. 宝钗:端庄稳重、博学多才,她注意到了黛玉说出的诗句出自禁书,但并未当场点破,展现出她的世故和大度。

经典诗句

这一回中在行酒令时出现了一些有趣的诗句:

1. 黛玉行令时说的诗句(因行令时说的诗句暴露了她看过《西厢记》):“良辰美景奈何天”(此句出自汤显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