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退军。李傕、郭汜令张济引军赶马腾,樊稠引军赶韩遂,西凉军大败,马超在后死战,杀退张济。樊稠去赶韩遂,韩遂以同乡之情说动樊稠,樊稠放其离去,不料被李傕之侄李别回报李傕。李傕大怒,贾诩献计设宴请张济、樊稠庆功,席间擒杀樊稠,张济被李傕安抚后回弘农。青州黄巾又起,太仆朱俊保举曹操可破群贼,李傕命曹操与济北相鲍信一同破贼,曹操成功招安降兵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择精锐者号为“青州兵”,曹操自此威名日重,被朝廷加为镇东将军,在兖州招贤纳士,聚集了荀彧、荀攸、程昱、郭嘉、刘晔、满宠、吕虔、毛玠、于禁、典韦等文臣武将。曹操遣泰山太守应劭往琅琊郡取父曹嵩,曹嵩率家小前往兖州,途经徐州时,太守陶谦为交好曹操,命都尉张闿率部兵五百护送,不料张闿图财害命,将曹嵩一家老小杀害,曹操得知后怒气冲天,点起大军,要洗劫徐州,誓杀陶谦,为父报仇。
主要人物:
李傕、郭汜:董卓死后,他们攻入长安把持朝政,残虐百姓,在朝中作威作福。
马腾:西凉刺史,以勤王之名起兵讨伐李傕、郭汜,是一位有正义感的将领。
韩遂:并州刺史,与马腾一起举兵,后来在退兵途中被樊稠追赶,因与樊稠是同乡,说动樊稠放其离去。
马超:马腾之子,英勇无敌,年方十七岁便在战场上表现出色,刺死王方,生擒李蒙。
贾诩:李傕、郭汜的谋士,智谋过人,提出坚守策略让李傕、郭汜抵御了西凉军的进攻,后又献计让李傕在宴会上杀了樊稠。
曹操:此时在兖州实力强大,破青州黄巾后威名日重,招贤纳士,广纳人才,但因其父曹嵩被陶谦的手下张闿杀害,誓要讨伐陶谦为父报仇。
陶谦:徐州太守,为人温厚纯笃,想结交曹操,好心派人护送曹嵩,却因张闿贪财害命,被曹操记恨,面临曹操的讨伐。
张闿:陶谦的都尉,贪图曹嵩财物,杀害曹嵩一家老小。
《三国演义》第十回中的经典诗句:
“曹操奸雄世所夸,曾将吕氏杀全家。如今阖户逢人杀,天理循环报不差。”此诗是后人评价曹操的,曹操曾杀吕伯奢全家,如今他的父亲曹嵩一家被人所杀,被认为是天理循环的报应,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曹操的看法以及对因果报应的一种认知。这诗句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曹操后来被视为“奸雄”的形象做了铺垫。
继续阅读
四、用不同词牌名来解析“勤王室马腾举义,报父仇曹操兴师”:
《沁园春·忠义与复仇》
汉室倾颓,马腾忠义,举义当先。看风云变幻,豪情激荡,丹心昭日,义薄云天。曹操兴师,为报父恨,战火纷飞岁月煎。千秋业,叹是非功过,史册留篇。
英雄气概如燃,忆往昔、豪情冲九寰。念王朝兴废,人心叵测,恩仇交织,世事多艰。壮志难酬,风云际会,历史长河波浪掀。深思处,悟兴亡之道,感慨万千。
《满江红·马腾举义与曹操兴师》
义举惊天,马腾起、丹心似火。王室危,忠臣奋起,志存家国。曹操兴师仇未泯,兵戈相见硝烟薄。叹英雄、热血写春秋,情难却。
风云变,岁月磨。忠义在,恩仇缚。看历史长河,波澜壮阔。功过是非凭谁说,千秋霸业终成昨。望前路、正道永留存,光芒烁。
《水调歌头·历史解析》
汉室势渐弱,马腾举义忙。心怀忠义,誓保王室谱华章。曹操愤然兴师,为报父仇情长,战火漫边疆。岁月悠悠过,往事岂能忘。
思过往,论得失,意彷徨。周易哲学,映照历史显沧桑。忠义复仇交织,世事变幻无常,真谛心中藏。以史为明镜,前路更明朗。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