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临道城(2 / 3)

“如此也对。”

李淳风也不禁点点头,李明乾这个皇帝,比之他父亲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李淳风看来,如今的大唐也只有李明乾能镇得住,若是放在盛唐之时,李明乾绝对有资格成就一代雄主的威名。

李淳风只当李明乾刚才提起李兆只是开玩笑,只有一旁的高忠贤知道,陛下哪里是在开玩笑,这已经是明摆着要扶持九殿下了啊。

高忠贤心中暗道,看来自己日后还得和九殿下走得更近一些才行...

广陵阁

李禹的书房之中站着两个面露凶相的男人,虽然这二人都穿着普通百姓的布衣,但也难以掩盖这二人身上的武将气息。

这二人便是北部边军的两位参将,亦是李禹在北部边军之中的心腹。

对于西北之事李禹自然也是不敢掉以轻心,便是暗中将这两人叫来临安城。

在李禹看来,西北若是能大乱才是对他最有利的局面,如果仅仅是割据的态势,很明显还不够。

原本李禹是想等着燕王先动手,他再伺机而动,但就目前的局势,燕王似乎有意隔岸观火。

对于自己这个叔叔,李禹也没有办法,毕竟前不久燕王才给他在北边闹出了不小的麻烦,短时间内李禹也不敢再把主意打到燕王的头上,谁知道燕王会不会一怒之下联合草原三部再次对北部边境出兵。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至于其他的藩王和皇室宗亲,在张居正清查人口土地之后,早已经安分守己,再加上推恩令的实施,如今李禹已经对这些藩王宗亲不抱什么期望。

等这些家伙造反,那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在此之前西北虽然也在李禹的布局之中,但却没有放在关键的之处,如今只能另作打算。

既然卢凌阳想要维持割据的态势,那自己就给他加把火,逼得卢凌阳不得不狗急跳墙。

杜如晦站在李禹的身侧,神色凝重的开口道:“二殿下,西北四家看似密不透风,其实也不是无从下手,既然从外部无法渗透,那就让其从内部开始分裂。”

杜如晦原本是前朝的二甲进士,本应该入朝为官,但却是在李明乾继位之后一直不受重用,而后便是得到了李禹的青睐,毅然辞官成为李禹门下的谋士。

原着之中替李禹策划午门之变,上演手足相残,继而让李禹夺得皇位的人,正是杜如晦。

李禹的嘴角勾勒起一抹阴沉的笑意。

“克明有何良策?”

杜如晦深沉的眯了眯眼睛,随即缓缓开口。

“卢家看似为四家之首,但实则另外三家对卢家却是貌合神离,尤其是崔家,崔善长可不是甘居人下之辈,我一位同期挚友,名叫马谡,是崔善长的门客,我已写书信于他,告诉他只要崔善长愿意,殿下可以给予崔家必要的支持,北部边军也可以助他成事。”

接着杜如晦又看向面前的两位参将。

“其二,还必须给卢凌阳制造一些压力和假象,两位将军可从北部边军暗中抽调兵马,不用多,三千兵马足矣,暗中将兵马调往西北,换上西南边军的衣服,在西北的甘泉城和三台城进行袭扰,让卢凌阳以为朝廷要对西北动兵,即便卢凌阳不为所动,但也会让他心存疑虑,逼迫其不得不做出进一步的抉择。”

杜如晦摸了摸下巴上的山羊胡须,微微笑道:“此两计,可让西北大乱。”

李禹亦是满意的点点头,当即挥手道:“你二人速回北部边境,按杜先生的谋划行事。”

“若是你们暴露,或是被朝廷发现...”

其中一名参将连忙拱手道:“殿下放心,若是暴露,我二人与三千兵马皆不会活着离开西北。”

说罢,二人便拱手退出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