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大才李富贵(2 / 3)

词的年轻人已经离去了。

当即便不再顾及文坛大家的风范,着急忙慌的冲下来,但寻遍整个楼阁,也没看到对方的踪迹。

目光再次看向绸缎,在这首词的末尾处发现对方留下的署名。

二逼青年,李富贵...

众人看到二逼青年几个字,都是露出疑惑的神情,暗道,这应该是那位先生的字号。

就是不知道这二逼青年是什么意思?

果然,像这样惊才绝艳之人,就连字号都这么与众不同。

二逼?应该是一个美好的象征吧。

不少读书人都当场表示,我一定也要成为一个二逼!

苏石安盯着这个名字,连连赞叹:“这个叫李富贵的年轻人,当得起大唐的词仙之名啊,这首岳阳楼记,自此后,怕是再无人能出其右。”

只留下一首词,便是洒脱离去,这种不慕虚名的作风,更加让苏石安肃然起敬。

“来人啊,找来最好的石匠,将这首词雕刻在岳阳楼前,这样的诗词,值得流芳百世!”

在场的几个官员却是露出沉思的神色,似乎刚才那个年轻人有点眼熟,这几人都是从临安被贬出来的。

不过他们却是无法把这首词和李兆这个名字联系起来...

黑色马车已经驶离岳阳楼,渐渐的便消失在烟雨之中,似乎刚才的一切都没有发生。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兆靠在软榻上,此时已经完全陷入沉睡,时不时的还嘟囔两声让人听不懂的话语。

“不行不行...换一批...再换一批...”

秦思思拿着手帕替李兆擦拭脸颊,轻声笑道:“奴家的好殿下啊,只怕是要不了多久,李富贵这三个字就要名满天下了。”

......

临安城,养心殿内

苏文璋带着几位内阁大臣皆是到场。

李明乾看着手中的折子,也不禁微微皱眉。

河南道上游的冀州在半月前已经遭受了洪涝之灾,眼下洪灾还在不断扩大范围,照此情况来看,河南道又会成为重灾区,而且按照锦衣卫的消息来看,今年的洪灾比起去年还要可怕。

眼下苏文璋已经拨了三百万两银子,发往冀州赈灾,但这几个人皆是心中明白,这三百万两其实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等洪灾进一步扩大,那即便是五百万两,八百万两,也不见得能将灾情控制住。

尤其是是河南道去岁才遭了灾,若是今年再来一次,到时候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民不聊生,甚至是民变的事情发生。

苏文璋等人皆是在等着李明乾发话,对于此事,内阁也不敢随意拿出决策。

李明乾将折子合起来,目光深沉的看了看窗外,已经是接连十几日的大雨,就连皇宫的后花园都被淹没了不少。

“史迁。”

史迁当即拱手道:“臣在。”

“调集应天府还有大名府的地方州军,分两批进入河南道,归德府的地方州军前往冀州。”

李明乾上一世做事,便是从来都按照最坏的结果打算,这样一来才不会出现无法挽回的局面。

眼下对于朝廷来说,洪灾不是最大的隐患,民变才是必须要遏制的根本。

张居正拱手开口道:“陛下,去岁户部便是拨下三百万两银子,由九殿下承接了重新修缮河南道堤坝的事情,如果河南道的堤坝可以挡得住洪灾,那便无需担忧民变了。”

李明乾自然是相信自己的儿子,而且他也知道水泥对于修筑堤坝的重要性,只是李明乾也不知道李兆手下所开发出来的水泥到底能有多大的作用。

一旁的陈嵩却是抓住机会站出来:“户部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