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9 / 11)

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2. “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

此句通过对日光、花影的描述,抓住了时间的瞬息流逝和事物的变幻,表达出对时间流逝和事物变迁的感叹。

3. “千古幽局一旦开,天罡地煞出泉台。自来无事多生事,本为禳灾却惹灾。社稷从金云绕绕,兵哥到处闹垓垓。高俅好佞虽看狠,红杏从金酿祸胎。”

这是对《水浒传》故事背景的一种宏观描述,暗示了后面梁山好汉的出现以及故事的发展走向,与开篇的洪太尉误走妖魔等情节相呼应。

七、《水浒传》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的主要人物有:

1. 王进: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他的父亲王升曾将高俅一棒打翻,高俅得势成为殿帅府太尉后对王进进行报复。王进为躲避迫害,带着老母逃离京城,打算前往延安府投奔老种经略相公。他路过史家庄时,收了史进为徒,传授其武艺。

2. 史进:史家庄的少庄主,因身上纹有九条龙,故被称为“九纹龙”。他喜爱武艺,曾拜过不少师傅,后来遇到王进,便拜其为师,武艺大进。他性格豪爽,重情重义,在生擒少华山的陈达后,被朱武和杨春的义气所打动,与他们三人结拜为兄弟。后来因与少华山好汉结交的事情被人告发,杀退县衙官兵后,烧了史家庄,与少华山三好汉一起逃走。

3. 高俅:本是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因球踢得好得到端王(后来的徽宗)赏识,端王即位后,他被提拔为殿帅府太尉。他心胸狭窄,记恨王进的父亲曾对他的伤害,对王进进行报复,是一个奸邪小人的形象。

4. 朱武:少华山的寨主之一,绰号“神机军师”。他足智多谋,在陈达被史进生擒后,与杨春一起用苦肉计打动史进,不仅救回了陈达,还与史进结为朋友。

5. 陈达:少华山的寨主之一,绰号“跳涧虎”。他性格鲁莽,不听朱武和杨春的劝告,执意与史进交手,结果被史进生擒。

6. 杨春:少华山的寨主之一,绰号“白花蛇”。他与朱武一起前往史家庄向史进求情,最终与史进等人成为朋友。

7. 史太公:史家庄的庄主,史进的父亲。他心地善良,收留了落难的王进母子。

八、《水浒传》第二回梗概:

这一回名为“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京城破落户子弟高二因踢得一脚好球,被端王(即后来的徽宗)赏识。徽宗即位后封其做了殿帅府太尉,高二于是改名高俅,从此祸乱朝纲,成为四大奸臣之一。高俅上任后,因与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之父曾有过节,便故意为难王进。王进无奈之下带着老母逃走,行至华阴县史家庄,史太公收留了二人。王进见史太公之子史进热爱武艺,便收其为徒,将十八般武艺尽教与他。半年后王进执意去延安府投奔老种经略相公,离开了史家庄。

史进在史太公死后继承了史家庄。华阴县不远处是少华山,山上有三位好汉,分别是白花蛇杨春、跳涧虎陈达、神机军师朱武。他们要去华阴县借粮,途经史家庄时,陈达被史进降服,之后朱武、杨春自缚请罪,史进被他们的义气打动,四人结拜为兄弟。不料此事走漏风声,官府派人前来捉拿,史进烧了史家庄和朱武等人杀退官兵后逃走。

主要人物:

王进:八十万禁军教头,为人正直、善良,因父亲与高俅有旧怨,遭到高俅报复,被迫带着母亲逃离京城。他武艺高强,是史进的师父,将自己的武艺倾囊相授后前往延安府投奔老种经略相公。

史进:史家庄的少庄主,性格豪爽、重情重义、年轻气盛。他痴迷武艺,拜王进为师后,武艺大有长进。后来与少华山的朱武、杨春、陈达等人结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