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咯——”
公鸡怒发冲冠,斗鸡眼盯着陈泽,像是在控诉什么。
陈泽则毫不在意,收起两个鸡蛋,高兴地翻出鸡圈。
照常检查1号区域的韭菜,依旧是一枝独秀,昂然自若!
灵泉,水草下密密麻麻的鱼儿,有黄,有白,有黑,有灰,纷纷聚集在水草阴下乘凉,休栖。
“豁!已经这么大了?!!”
只见水草下的鱼儿已经有巴掌大小。
估摸着用不了多久就能吃了。
3号区域,新种下的玉米已经发芽,灵泉空间新一轮的作物轮回,再次即将开启。
时光如箭、岁月如梭,转眼间一个多月过去。
街道办,几个大妈围在一起聊天、八卦。
“老王,你家老二还在部队里吗?今年转业回来没有?”
王婶织着毛衣,抬头回答道,
“没呢,上次回信还是两个多月前,也不知道这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那你有时间给你儿子寄封信,问问他是不是要回来,要是回来地话,尽量今年年底回来。”
王婶一听这话,立马放下了手里的毛衣,把头凑过去,郑重地问道,
“老黄,你是不是听说了什么消息啊?”
村口情报社向来是消息最灵通的地方,而街道办门口的村口情报社更是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就算角落里坐着一个司长媳妇,都不足为奇。
因此,王婶一听这话,就察觉到最近可能是有什么政策下来,她不知道。
“其实也没啥,就是城南新修的两个筒子楼小区你知道吗?”
“知道啊!不是都修了一两年了?”王婶疑惑地问道。
“修好啦!上个月就修好了,估么这几天通知就下来啦!上面的说法是,在京干部优先,其次是退伍转业人员,你儿子级别应该够,要是回来的话,就跟部队里面说说,抓紧时间,还能赶上趟,住进楼房里。”
“听说有六七十平呢,到时候,你们老两口也能跟着搬进去。”
“是吗?”王婶听了老黄的说法,也是有些激动。
四合院里的蝇营狗苟她已经受够了,各种看不惯的事情接二连三,在她看来,整个四合院的人都有病,除了对门的陈家。
“对了,你们还记得胡同陈家的大闺女吗?”
突然,有人提起陈家,调动了王婶的注意力。
“陈家?那个陈家?是九十五号院的陈家吗?”
有人帮她问出了想问的问题。
“95号院?我也不记得了,反正就是家里两个闺女都很漂亮,之前王主任还帮他儿子上门提亲那个。”
一提这个,这一下子就对上了!所有人都放下手里的活计,把目光放在了妇人身上。
王婶的注意力也变得集中,关心地问道。
“怎么啦?出什么事儿啦?老贺,你就别卖关子了!”
她对陈雅那闺女还是很喜欢的,也不想丫头发生什么事!
叫老贺的女人见她这么急,也就不再饶舌,
“那闺女快不行了!”
语不惊人死不休,此话一出,王婶心中顿时一颤,想到前两个月还见过那丫头一面,当时还怀着身孕,说话还是和从前一样懂礼貌,虽然有些疲倦的样子,但还是和从前一样漂亮,这才多久,怎么会?
老贺简单明了地说明了事情经过,
“今早我在医院交班走得时候,我听人说那闺女一个挺着大肚子进了医院,去的时候羊水都破了,下边还流着血。”
“我听我们妇科的大夫说,人到医院就昏倒啦,脱掉衣裳,浑身一块儿青一块紫,科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