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都知道怎么一回事,另一方面是两家关系已经很熟了,不说李红兵十几年来跟个狗皮膏药似得天天上门蹭饭,陈红这些年平日里也没少到李家做客,跟未来的公公婆婆关系已经很熟了。
双方父母对彼此的孩子也都很满意。
李红兵父母觉得陈红端庄大方,有礼貌,人又特别漂亮,很是喜欢。
陈父陈母对李红兵的观感就不用多说了。
两人在1970年夏天结婚,正式成为夫妻。
1971年6月,两人的孩子出生,是个男孩,名字叫李瑞龙。
自此,陈泽又多了一个外甥,而小花花也多了个小表弟。
二姐结婚后,搬走了,不过也会时常带着儿子回来,小花花从那以后也多了个小跟屁虫,成了大姐姐,不再是家族老小。
1972年夏,陈泽16岁了。
到了上山下乡的年纪。
他没有给自己安排工作。
自穿越到这个世界以来,他在城里待了十一年了,他呆够了,他想出去看看,看看这个时代,外面的人,外面的事物,是什么样子的。
好不容易来一趟,如果不好好看看,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
上山下乡是硬性政策。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下乡之事十分排斥。
究其原因,有信仰因素的影响,有爱国情怀在其中,还有的,纯粹就是想去外边看看。
在后世,一个普通人在一座小城市生活一二十年,从未离开过家乡,他们会对外面的世界有所渴望,但并不强烈。
因为,他们随时都可以出去,坐火车,几个小时就可以从这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坐高铁,几个小时就可以从这个省到另一个省;坐飞机,几个小时就可以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
他们随时都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他们不出行的原因要么是囊中羞涩、要么是没有时间。
这个时代不同,很多人自出生起,就从未离开过这个城市。
他们对外面的世界有种常人难以理解的渴望。
他们想去外面看看,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看看地方的人文风情,看看外面的世界与自己所处的城市到底有什么不同。
但不论是怀揣着信仰,还是出于对外面世界的渴望,亦或者被迫无奈,最终的结果都是,数年间,上百万城市孩子源源不断地离开父母,去到广大农村。
不去追究他们下乡的根本原因,表面原因,也不去追究他们给农民伯伯添了多少麻烦,做了多少傻事,他们服从国家指挥,奉献自己青春的爱国精神是不可忽视的。
1960:南锣鼓巷街霸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