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怎么变得这么善良(3 / 4)

农民,还是个担心乡亲们被饿死的农民。

周诚抓了抓头发。

他怎么就变得这么善良了。

“大郎哥,我只是喂几只鸡挖点野菜,闲着也没什么事,我来帮你。”

顾善跟在周诚身后,顺手将地里大团的草根捡起来丢一堆。

“不用你帮忙,不过阿善,咱们庄户人家不种地不行,总不能一直吃野菜野果,还是粮食管饱养人。

现在粮价飞涨,下年不知道朝廷是个什么情况,最怕的就是有钱买不到粮。

你看我现在连买卖都不做了,自己种地把稳,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你家的地目前是你二爷爷在种,我问问里正能不能要回来,能要回来最好,不能要回来我给你开十亩地出来。

粮食我帮你种下,平时除草什么的就只能靠你自己,秋收不用担心,到时记得把粮种还我。

若是今年年景好,粮食够你们祖孙俩吃两三年。”

明年开始干旱,但也不是全然没有雨水,只是雨水特别少。

像稻谷、小麦、大豆之类不抗旱的庄稼就没法种了,种抗旱的高粱和粟米没什么影响。

朝廷征收田赋主要是稻谷、小麦和大豆,因此照西县最主要的农作物就是这三样。

高粱和粟米是种来自家吃,种的不多。

一旦遇到干旱,稻谷类庄稼很容易颗粒无收。

这种情况下官府就会改收高粱和粟米。

总之,百姓是死是活,统治者并不是太在意。

明年还能种抗旱的农作物,后面两年就真难了。

也就是说,今年明年要种够吃四年的粮食。

顾善抬手,用手背抹了把眼睛。

“大郎哥,等我长大了一定会报答你。”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周诚说的顾善都懂,只是他太小心有余而力不足,奶奶又不能下地干活,没人帮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周诚这么做跟送他粮食有什么区别。

周诚摸摸他的脑袋,笑着说:“好啊,我可记住你说的话了啊!”

顾善重重点头。

“喜娘她们在芦苇荡里扯芦苇笋,你采些回去,怎么吃问她,注意离水远一些。”

“嗯,我知道了。”

顾善一溜烟儿的跑远。

耕牛拉了堆粪,热乎乎的冒着烟。

周诚被熏到了,扭头抬手在鼻子前面扇了扇。

“别干了,都歇会儿喝点水。”

陈芸娘快步走到放陶罐和碗的树荫下,倒了一碗水先给周诚:“相公喝。”

“好,你们也喝。”

周诚喝了水看看三人的手心。

挖了一早上的地,三人的手掌上都有了水泡。

“疼不疼?”

陈芸娘笑着摇头:“不疼,晚上用针挑破把水挤出来,过几天成了老茧就没事了。”

李芙蕖经常往大山里钻,能吃苦也不怕吃苦,陈芸娘三人本就是农女,干这点活并不觉有什么。

谁手上还没几个的老茧。

这半年养的好,手上的茧子没了。

“坚持一下,咱们也就辛苦这几年,过几年我肯定不会让你们这么辛苦。”

继续阅读

好不容易把老婆们养的水嫩嫩的,风吹日晒雨淋的劳作两季,不又回到之前了么。

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相公,这点活儿真不累,你看咱们一早上就干了”

四女看周诚的眼神满是信任。

“猪圈和鸭棚鹅棚盖好,买些猪仔和鸡鸭鹅养起来,咱们就能自给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