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手里握着的股份有百分之二十,经过新时空的项目和百亿电影计划的稀释,如今只有10不到。
但尽管只有10,相比当如他们在思湘文化的投资,已经增值了几十倍。
徐声也正是靠这样的增资,才把时光数码和经纪公司从思湘文化的体系中摘了出来。
紫霓投资是一家纯粹的投资公司,手上根本没有什么可以当作公司支柱的业务。
再加上徐声去年在对紫霓投资做了清理之后,公司这一年来基本就没有几个新增的业务。否则的话,紫霓投资关系网里的那群人,会更愿意把钱投到紫霓投资去。
刚跟刘诗阳定好《哪吒》庆功宴的事情,徐声还没来得及跟任重沦韩三爷打个招呼,高书扬就送来了一份报告。
报告是紫霓投资递过来的,正是那些资本方对思湘文化评估。
思湘文化原本的四大支柱,在徐声把经纪部独立出来之后,现在就成了三条腿的蛤蟆。
但是不管影、视还是综艺,思湘文化这几年交出来的答卷都太过惊人。
在电影方面,思湘文化在整个票房市场的占比竟然达到了近四分之一,如果只计算国产片的话,几乎就是国内的半壁江山了。
思湘文化去年在票房市场上占据的份额,足以把国内众多的影视公司打得没有脾气。
而电视剧方面,去年暑期的《琅琊榜》也彻底让思湘文化四个字在电视剧圈子里站住了脚跟。
相比电影,电视剧在大众心理的影响甚至更深,很多电影明星的过度民,大都是从小荧幕上获得的。
《琅琊榜》作为一部架空类型的权谋大剧,其在制作上的精良,是很多历史剧都不具备的。
也正因为这部剧,王恺和靳冬一系列的演员迅速走红,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
而综艺,则是思湘文化最为稳健的一个部门。
不管是每年新增的综艺,还是《王牌》和《一见钟情》这些做了好几年的老综艺,其已经对一代人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其实综艺部的唐绍平早就有想要大力发展综艺制作的想法,还是徐声给压住了。
综艺并不是思湘文化发展过程必不可少的,综艺只需要达到一定的影响力后,能够反哺到公司的影视项目上,就已经达到了徐声的目标。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设立综艺部的时候,徐声选择了《一见钟情》和《王牌》的原因。
首先,照搬《非诚勿扰》而来的《一见钟情》够稳,当初的金陵卫视的《非诚勿扰》,可是持续连续五六年的火热,直到流量时代开启才渐渐没落。
《一见钟情》足以让综艺部站稳脚跟,而《王牌》纯粹就是徐声想要用来宣传影视项目的一个工具了。
尽管徐声不重视,可综艺部这两年在新项目上的开发同样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除了《王牌》和《一见钟情》外,综艺部拿出来的每一档综艺,徐声就没听说亏损过。
甚至有一些公司已经淘汰了的节目,买了版权的电视台转手就接了过去。
思湘文化的这三条腿,每一条都各有特色。
但在《哪吒》这么火爆的当下,高书扬送过来的资产评估,却让徐声有些不满。
一百八十亿!
资本市场对公司市值的评估,大多是根据该公司年盈利来计算的。在还没正式上市的情况下,公司的估值大概就是年盈利的十倍到二十倍之间。
当然,其中不能有泡沫的存在。
但是就思湘文化去年一年盈利来说,资本市场给出的估值就很不合理。
去年一年,光是电影部门的盈利,就达到了十五亿往上。电视剧部门在《琅琊榜》这些项目的加成下,盈利也在五六亿上下。
综艺部门虽然看着像个养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