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的事,更何况你年纪太大,起步太晚,底子又是格外的薄弱,越是如此,就越是不容分毫懈怠,需要时时刻刻警醒自己。别人付出一分力,你就要付出十分力,别人吃下一份苦,你也要吃得十分苦,唯有以更大的毅力奋起直追,方才有望能够后来者居上。”
闻言之后,陈也嘴巴一撇,一阵嘟嘟囔囔,却也懒得再去计较这番话自己究竟听了多少遍,伸手抓来一个馒头直接塞进嘴里,就着一小碟咸菜,口就全部吃进了肚子里。
其实也不怪陈也这般不顾形象的狼吞虎咽,毕竟一路走来,因为陈也还要继续打熬体魄的缘故,就经常走走停停,尚且不如许多经常来往此间的行脚商人,便往往从早起走到天黑,也依然没能走出多少距离,自然也就没有客栈可以入宿,唯有露天席地,以干粮果腹。时至今日,已经走出了两旬有余的时间,却也还是头一次不必露宿荒野,有口热的馒头可以吃,自然也就毫不客气。
尤其陈也与卫洺还算聊得来,关系也算亲近,只是平日里所聊之事,无关大道修行,只是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已,陈也与卫洺都有好大一箩筐可以聊的。但大多时候,都是陈也说话,卫洺倾听,并且听得津津有味。
陈也是个商贾家族出身的少爷,但身上并没有太多家族少爷身上常常能够见到的那种娇贵气,反而像是一个全然不知民间疾苦的天真少年一般,因为小说话本看得多了,又从小向往江湖儿女的快意恩仇,便经常没有由来地询问一些在卫洺看来十分幼稚的问题。像是江湖上流传的哪件至宝,究竟掀起了怎样的腥风血雨;又或谁家的姑娘比武招亲,是否真的引来了五湖四海不知多少英雄豪杰。而每当陈也问出这些问题的时候,卫洺也只能苦笑着开口解释,小说话本只是小说家编撰出来的故事罢了,凭空想象而已,并非真实。但每次解释过后,没过多久,陈也就会抛之脑后,好像脑袋里始终装着天马行空,也让卫洺觉得颇为有趣。
其实也是有些羡慕的。
卫洺常常眺望东方,眼神中带着隐藏不住的沉痛。
陈也看得分明,好几次小心翼翼的追问之后,方才得知,原来卫洺此番要去那座归属洞明圣地所有的古战场,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其中的机缘造化,更是为了一报当年的血海深仇。
卫洺的回答,点到为止。
那所谓的血海深仇是怎样的血海深仇,陈也不知道,只看卫洺当时因为过分用力,指甲嵌入肉中,鲜血顺着指缝流淌的拳头,陈也就只能缩了缩脖颈,再没有勇气继续追问。
最早的时候,卫洺是个孤儿,这件事陈也听老人卫熵提起过。
这两件事,相互之间肯定有着极大的关联。
陈也将这两件事放在了心上,因为看多了小说话本的缘故,受到哪些小说话本中描绘的人物影响,陈也自认为也能算得上是个讲义气的,而且如今又是已经走上了修行之路,自然就要像是小说话本中描绘的人物一般,与兄弟朋友肝胆相照。
一顿早膳吃罢,一碟四个大白馒头,其中三个都进了陈也的肚子,再加上一碗白粥,难得心满意足。
结算了住店钱与饭钱,两人继续赶路。
陈家所在的文关城已经近在咫尺,但陈也其实并没有回家的打算,最多只是途径文关城时远远看一眼自家老爹,然后拜托卫洺偷偷摸摸给家里留上一封信,之后就要离开文关城,从此一去不知何年还。然而陈也的想法极好,黄昏日落之际来到文关城时,好巧不巧,被陈家几位外出购置家用的家丁丫鬟瞧见了自家少爷进城,便不消多时,还未进城多久的陈也与卫洺,就被陈家族主直接拦在了街道上,并且看着卫洺的眼睛几乎喷出火来,二话不说,一挥手,便有几十个家丁一拥而上,一边将陈也拽开,一边扑向卫洺。
然而这些只是凡夫俗子的家丁,怎么来的,还是怎